趙普是北宋開國名臣,位列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。趙普可能是歷史上少有作為開國功臣,此后還得到兩朝皇帝重用的大臣。多數(shù)朝代來講作為開國功臣,下場都不是太好,能過個安穩(wěn)的晚年就已經(jīng)是萬幸了。為何趙普就能同時得到宋太祖和宋太宗的重用呢?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趙匡胤開國并沒有過多為難各忠臣,只是讓他們交出了兵權(quán),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;
而趙普強大的能力助他在朝中獲得一席之地,這便是原因之二。
喜歡讀宋史的人,對于宋初的刀光血影一定很熟悉,而這其中有一個開國功臣非常引人注目,不但被宋太祖重視,就連宋太宗也非常重視他,更更重要的是,他作為開國功臣,得以善終,這才是眾多開國功臣羨慕嫉妒恨的地方,很多朋友可能已經(jīng)猜出來是誰,這個人就是趙普。
如果真的按照感情論,趙普也算是太祖和太宗感情上的兄弟,因為趙匡胤的父親趙洪殷之前生病的時候,是趙普寸步不離的在身邊伺候湯藥,他非常的感動,于是將趙普當做自己宗族的人來看待,趙匡胤和趙普的年齡差不多,所以兩個人相處的非常好。
趙普可以說是趙匡胤的謀士,無論是陳橋兵變還是統(tǒng)一的政策,以及針對開國功臣這件事情,趙普都發(fā)揮這重要的作用。在陳橋兵變中,趙普可以說那個推手,趙匡胤自己想做但不好意思直接做的事情,讓趙普給做了,趙普鼓動大家尊趙匡胤為皇帝,并且策劃了黃袍加身。
對待功臣這件事情上,趙普一再提醒趙匡胤要解除武將的兵權(quán),趙匡胤最終也明白了趙普的良苦用心,于是就采用了杯酒釋兵權(quán)的策略,解除了武將們的兵權(quán),從而使得趙匡胤和開國功臣們之間的關(guān)系傳為佳話。
在統(tǒng)一全國的政策上,也是非常的有意思,因為這個政策并不是在朝堂上定下來的,而是在趙普家里。一天退朝以后,下著雪,趙匡胤來到趙普家里,不一會趙光義也來了,趙匡胤就和趙普、趙光義吃著肉喝著酒,商量統(tǒng)一全國的政策,趙普獻上的策略是先南后北,先易后難,這和趙匡胤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,于是統(tǒng)一政策就這樣定了下來,最終也是這樣實施的。
趙普也因為各種功勞而拜相,但是成為宰相后的趙普也犯了一些普通人經(jīng)常犯的錯誤,比如收受賄賂,弄權(quán)等。這些事情一而再,再而三的挑動了趙匡胤的神經(jīng),最終趙普被罷相,并調(diào)離了京城。
當趙光義當上皇帝以后,趙普又被召回京城,而且在趙光義在位期間,兩次拜相,可以說風光一時,那么為什么趙普能夠得到趙匡胤兄弟兩個的重用呢?
通過史書記載不難推測,原因有三點:
1、跟趙匡胤和趙光義兩兄弟關(guān)系都很好
趙普和趙匡胤關(guān)系很好,很多人還疑惑為什么趙光義燭影斧聲的時候,趙普為什么沒有站出來反對,趙普跟趙匡胤關(guān)系好,難道跟趙光義的關(guān)系就不好嘛?種種跡象表明,趙普和趙光義的關(guān)系也不一般,而且在趙匡胤成為皇帝以后,趙光義和趙普更容易打成一片。
2、金匱之盟
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,找出了各種理由,但都不能讓人信服,在趙光義即位多年以后,趙普站出來證明確實有金匱之盟的存在,也就是趙匡胤的母親要求趙匡胤傳位給趙光義,趙光義傳位給趙廷美,趙廷美傳位給趙匡胤的兒子,這算是有了人證,趙光義多年的心結(jié)算是有了一個還算好的證人,因此受到趙光義的重視。
3、趙普能力強
論關(guān)系怎么好,還必須要有能力,趙普的確是非常有能力的,無論是給趙匡胤出謀劃策還是后來的半部論語治天下,都說明趙普是一個有能力的人,這一點是趙普的硬核,也是能夠得到趙匡胤兄弟重視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但不管怎么說,在現(xiàn)代人看來,趙普是一個不是非常有原則的人,而這種性格在中國古代官場上也非常的多。
關(guān)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