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嵩山
提到河南景色最先要說的便是“中岳”嵩山了,在中國早期宇宙觀中,中國是位居天地中央,而中國的中心則在中原,中原的核心則在登封一帶,登封的中心嵩山便是整個天地的中心,足可見河南在古中國心中的地位了。
【資料圖】
嵩山古稱“外方”,夏商時稱“崇高”、“崇山”,西周時成稱為 “岳山”,地處登封市西北面,西鄰古都洛陽,東臨鄭州,屬伏牛山系 。
嵩山東西橫臥,雄峙中原,為我國道教全真派圣地和佛教禪宗祖庭,曾有30多位皇帝、150多位著名文人親臨,留下了不少故事與詩詞。
(1)中岳廟
中岳廟的前身是太室祠,后來成為道教的活動場所,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(hù)單位,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的圣地。
中岳廟位于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,群山環(huán)抱,布局謹(jǐn)嚴(yán),規(guī)模宏偉,紅墻黃瓦,是五岳之中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最大,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筑群。
(2)嵩陽書院
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,建成于北魏時期,為歷代名人高士傳經(jīng)授典的地方,像范仲淹、司馬光、程顥、程頤、楊時、朱熹、李綱、范純?nèi)实热硕荚卺躁枙褐v學(xué)。
書院內(nèi)處處都充滿了傳說,其中的將軍柏?fù)?jù)說有四千五百年的樹齡。
(3)少林寺
“日出嵩山坳,晨鐘驚飛鳥,林間小溪水潺潺,坡上青青草……”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電影《少林寺》中“牧羊曲”這首歌。
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間,孝昌三年(527 年),印度高僧菩提達(dá)摩來此傳經(jīng)授法,首傳禪宗,被稱為“禪宗祖庭”。
(4)三皇寨
“嵩山天下奧,少林顯奇特,不游三皇寨,不算少林客”,這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,對于嵩山三皇寨的評價。
三皇寨具有泰山之雄、華山之險、北恒之奇、南衡之秀等特點,以峰奇、路險、石怪、景秀聞名中原。
而秋季的三皇寨更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節(jié),滿山秋葉紅了起來,層層疊疊,醉染山谷。
②云臺山
要用一句話來介紹云臺山,我覺得這句話最合適“巍巍乎意在高山,洋洋乎意在流水。云臺之巔,山水傳奇。”
云臺山位于河南省修武縣境內(nèi),以獨具特色的“北方巖溶地貌”被列為首批世界地質(zhì)公園名錄,是河南唯一一個集國家森林公園、國家水利名勝區(qū)、國家獼猴自然保護(hù)區(qū)的地方。
云臺山 280 平方公里的面積里,每一寸土地都獨具特色,每一絲氣息都可動人沁脾,是適合徒步愛好者的好去處,同時也是探險與極限運動愛好者的絕佳圣地。
③ 龍門石窟
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處的龍門石窟,與敦煌莫高窟、大同云岡石窟、天水麥積山石窟,并稱為中國四大佛教石窟藝術(shù)寶庫。
龍門石窟始開鑿于北魏由平城(今山西大同)遷都洛陽前后(公元 493 年),歷經(jīng)東魏、西魏、北齊、隋、唐和北宋諸朝,營造時間長達(dá) 400 余年。
其中舉世聞名的奉先寺窟盧舍那佛最為知名,傳說是按照武則天相貌雕刻而成,以彰顯她在唐朝的政治地位。
也有人把盧舍那大佛比作東方的“蒙娜麗莎”,是善良和美貌的化身,乃神性和人性完美結(jié)合的典范。
而以奉先寺為代表的大盧舍那像龕群像,雕刻精湛,代表著盛唐雕刻藝術(shù),是人類美術(shù)史上的杰作。
④ 龍?zhí)洞髰{谷
龍?zhí)洞髰{谷位于河南洛陽市新安縣,以典型的紅巖嶂谷群地質(zhì)地貌為主,谷內(nèi)關(guān)峽相望,壁立萬仞,深谷悠悠,享有“中國嶂谷第一峽”、”峽谷絕品”和”黃河水畫廊”等美譽。
谷內(nèi)嶂谷、隘谷呈串珠狀分布,云蒸霞蔚,激流飛濺,紅壁綠蔭,懸崖絕壁,不同時期的流水切割、旋蝕,磨痕十分清晰,巨型崩塌巖塊形成的波痕大絕壁國內(nèi)外罕見。
⑤ 老君山
老君山位于洛陽市欒川縣城南3公里處,原名景室山,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,海拔2200米,因西周朝“守藏室史”李耳到此歸隱修煉并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為“老君山”。
老君山峰林景觀,如刀劈斧削,犬牙交錯,披綠掛紅,雄偉壯觀,多姿多彩,峰林之間內(nèi)一步一景,步移景換,景景如畫。
⑥ 白馬寺
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 12 公里處的白馬寺,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,被認(rèn)為是中國佛教發(fā)源地,有中國佛教的“釋源”、“祖庭”之稱。
白馬寺距今已有 1900 年多年的歷史,現(xiàn)存遺址古跡為元、明清時所留,寺內(nèi)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、二天將、十八羅漢等,彌足珍貴。
⑦ 太行山脈
太行山,一條縱穿了河南、山西、河北三省的山脈,一路上幽深的峽谷、無盡的山脈、雄偉的絕壁、隱秘的山村,對于喜歡徒步穿越的人來說,是絕對不可錯過的一條線路。
其中河南段的南太行山更是景色獨特,讓人們見識到大自然的神奇。
秋天的南太行山釋放了它原有的斑斕,樹林、湖泊、河流、山巒的交替綻放出絢麗的色彩。
光與影的結(jié)合,云與霧的纏繞,縹緲如畫,無論是彎彎曲曲的山路,還是迎風(fēng)私語的樹木,都煥發(fā)出別樣精彩。
(1)郭亮村
郭亮村位于太行山深處,地勢險要,與外界層層斷崖相隔,是一個建在懸崖上的村莊。
因為位于紅軍的革命基地太行山,又因為獨特的地質(zhì)面貌,所以很多抗日影視作品,像《清涼寺鐘聲》、《走出地平線》、《倒霉大叔的緡事》、《戰(zhàn)爭角落》、《舉起手來》、《天高地厚》等 40 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。
(2)掛壁公路
郭亮村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,很大程度是因為附近的一條掛壁公路,這條公路在石壁的半山腰上,是一條硬生生鑿出來的公路,打開了外界與郭亮村順暢和安全的道路。
(3)羅姐寨
羅姐寨南接郭亮村,西鄰山西臨川,由螞蟻山、方山、壽仙山、水晶山、蓮花山、邱山、云煙山七個山峰組成,其中螞蟻山海拔 1657 米,是萬仙山最高峰。
⑧ 開封府
開封府又稱南衙,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、司法的衙署,被譽為天下首府,是歷代的官府中,規(guī)模最為宏大,是管理國都及京畿地區(qū)的重要機構(gòu),相當(dāng)于今天的北京市政府。
提到開封府,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會把它和包拯聯(lián)系起來,聯(lián)想到“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”或者“開封有個包青天,鐵面無私辨忠奸”。
而實際上開封府有過兩百多名開封府府尹在此任職,僅宋朝就有宋太宗、宋真宗、宋欽宗、寇準(zhǔn)、包拯、歐陽修、范仲淹、蘇軾、司馬光、蘇頌、蔡襄、宗澤等歷史上著名人物在此工作過。
并且建筑氣勢恢弘,與三池湖水相襯,有著“東府西祠,樓閣碧水”的景觀。
⑨ 龍亭公園
建在巨大青磚臺基之上的殿堂,是開封文物古跡的一個代表。
公園曾是北宋皇城所在地,明代的周王府,今成為按清萬壽宮布局而建的古建筑群體,可在石欄前眺望開封古城景色,入殿可觀看殿內(nèi)陳列的文物。
作為聞名中外的賞菊勝地,每年金秋時節(jié)會舉行菊花展會,屆時公園內(nèi)氣勢輝煌,上千種菊花在這里爭奇斗艷。
⑩ 大相國寺
原名建國寺,是《水滸傳》中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地方,也是宋時期的皇家寺院。
如今的大相國寺,大部分是近年來重建的,大雄寶殿內(nèi)已沒有神像,但是經(jīng)常有文物陳列和文化藝術(shù)展覽。
羅漢殿,俗稱“八角琉璃殿”,是八角回廊式建筑,可以觀賞到乾隆年間的四面千手千眼觀音木雕像。
藏經(jīng)樓是開封書畫院活動場所,有各種書法和繪畫作品,供觀賞或購買。寺內(nèi)東角的亭內(nèi)懸掛的銅鐘是珍貴文物。
? 嵖岈山
嵖岈山又名玲瓏山、石猴仙山,嵖岈山風(fēng)景區(qū)位于駐馬店市遂平縣西 25 公里處,距離駐馬店市區(qū) 42 公里,是國家地質(zhì)公園、國家森林公園、國家重點文物保護(hù)單位、十佳山水地和“河南最美的地方”之一。
山勢嵯峨,怪石林立,南山、北山、花果山、六峰山砥足而立,秀蜜湖、琵琶湖、百花湖、天磨湖點綴其間,構(gòu)成了一幅奇特秀麗的風(fēng)光畫卷,是徒步登高的絕佳場所。
關(guān)鍵詞: